茶与紫砂壶 飞鸿玉饰界 茶文化与家具 茶与时尚潮流 喝茶听故事 茶文化与字画纤江有水千江月 黑白茶艺师

>> 主页 > 飞鸿文化 > 纤江有水千江月 >
李飞鸿之功夫化千茶
时间:2010-10-26 14:49来源:未知 作者:李飞鸿 点击:

 

       
  五     
西       
       
       
       
       
       
虎年初始,连续阴雨绵绵已经月余了,时至三月底仍是细雨霏霏,而有首歌曲记得是这样唱的,“三月里的小雨,唏沥沥….,唏沥沥下个不停,三月里的小溪哗啦啦,哗啦啦流不停“三月里的天气是多么复杂且变幻莫测的,都在此歌曲中表露无遗,而转眼间又到清明节前了,三月底四月初是许多茶农们准备采茶的日子了,我趁这三月的雨下得如此连绵不断,索性将去年一些未品饮完的冬茶,拿出来烘焙一下以免潮掉走味,正当我在焙茶被满室茶香洋溢得忘我时,突然间已有八、九个月未见面的电视台的戴兄打电话来,说要来找我喝喝茶,我便告诉他,请他二十分钟后,再到我这,不要太早来,以便让我点燃我的紫泥小火炉(图一)
图片
烹煮玉泉待客之,让这些好茶之客能喝上一杯真正的香茗。
半个钟头后,二人便到我店中了,一坐下来便直夸我这茶桌和茶壶与茶器(图二),真有个性
图片,而且是他跑遍大江南北都得未曾见的
,尤其是紫泥小火炉和焙茶缶(图三)的可爱造型,
图片


连串的赞叹,让我只是笑眯眯的告诉他,这些茶器是我请名家做来自己玩的,虽比不上唐宋的茶具讲究,但却有它独特一面的饮茶之术,且每一种茶具都能将茶性发挥至极致,并不是摆来看的,并且我告诉二人说,任何茶叶经过我这些可爱的茶具处理过,每一种茶,我九成都能把泡水变更长,口感变更佳,韵味变更纯正,不知道他们要不要试一下!
图片

 
再现十泡有馀甘
此时戴兄告诉我说,李老师呀!说真的,我是泉州人从小喝铁观音长大。但印象中古人所谓的七泡有余香,十泡有余甘,不论铁观音,或绿茶及岩茶亦或红茶,好像没有一种茶可以十泡有余甘的,除了台湾二、三千米海拔的高山乌龙茶除外,但就不知道您的茶器能否做到?二人抱着好奇的心如说实。此时我便顺手拿起二泡一样的茶,这二泡茶的售价为一斤四百元的铁观音,再请他二人看看是不是和一般的铁观音无误否?二人同声说是呀,只是一般的茶,没什么特别的。接着我便悬壶高冲注入玉泉了,而从第一杯到第七杯,只见戴兄弟不断的点头又赞不绝口,直说这茶香、甘、甜,且入口滑溜,印象中是他活了四十多岁以来第一次喝到第十泡尚有余甘的茶,而我只是笑着说,这茶随便泡个十余泡仍有余甘,且只会淡掉不会苦涩,甚至浸泡个二、三分钟,也没事,不知道你们信或不信?
图片
看着他俩有点怀疑的眼神,于是我便请他们帮我数一数几泡了?而一连泡了十四泡后其味道只是淡了些许,但并不苦涩,而整个茶碗里的茶汤其颜色更是从第一泡至第十泡始终如一,真个是“金黄琥珀非卖品”橙黄碧绿亦纯清的好看,碧绿汤色始终如一,两人直呼这是怎么的做到的,是我这茶有过人之处吗?亦是特别好呢?一连几个问题?我告诉他们这茶只是一斤四百元的茶,但透过我茶器使用得当,所以你们能喝出一二千元的味道与口感,那是因为我深谙茶之性,水之性,壶之性,所以更能将茶、水、壶之优点一同发挥到极致,…..虽然茶只有七分,但因水好,壶好,再加上技巧掌握的刚好,所以能将其发挥至十分…………..反之茶虽十分,但水不好,壶不好,技术不好,亦只到将茶发挥至七分呀….,这没什么的,在戴兄及好朋友们不断的劝进之下,要我无论如何,要把这套功夫化千茶的秘论公开来并落下文字,以便后世流传下来,而再三思考后,蔽人也愿将这十多年来的侍茶笔记与茶友们交流一下,盼各位不指教,
图片
这十年来大陆的经济发展,是全世界五十年之快,而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也造就不少富人,而中国的送礼文化风俗,几千年来一直仍是离不开茶叶的,观看达官权贵,皇亲国戚,文人雅士,禅师道长,文豪墨客,品茗斗茶,谈诗品画,论道悟禅,喝茶已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了,而品文弄墨,附庸风雅,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品茗之道了。
由于沿海城市已由商业社会渐渐的取带了工业社会及农业社会,所以现在人们生活在都市中,物资增高了,生活节奏也变快了,而古代传统的饮茶文化,却无形中被都市中快速的饮茶文化所取带了,代而起之的,只是一些茶商炒作之下,市场一片混乱交错的企业电磁炉茶文化,并非真正中国饮茶极致精髓的品茗文化,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些辛苦且得来不易的好茶,并非真正的被爱茶人及行家所饮用,许多茶店更只是为卖茶而饮茶,并非为饮茶在推广茶道,更未正确的去传承茶文化的知识与技巧,也因此浪费了许许多多真正的好茶,而像大文豪苏东坡自制提墚壶并携带金沙江水,自烹自饮的饮茶乐趣。至今仍为后世的茶人们所津津乐道,这其中的精妙,也只有去学习及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方能知晓这“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快乐所在了。
时下大街小巷的茶店所用的电磁炉快速泡茶,其实是无法将茶叶完全泡开的,而茶庄所用的瓯杯及瓷杯更无法将茶叶完全舒展开来,主因是电磁炉的水温只是表面的沸腾,其温度仍不够将茶叶泡开,再者是铁观音是经过炒青的乌龙茶当中又经揉捻成条状,而在盖碗中茶叶受热水激漫后会舒展开来,但由于杯子太小,并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空间去舒展茶叶,因此许多的茶友在泡铁观音时常于第五或第六泡时便觉没味道了,这是因为在盖碗表面上半的茶叶有舒展开,但盖碗一半以下的茶叶并没舒展开来,再加上电磁炉的水温如果以标准的水银温度计来量,其实只有85-86度而已,其温度根本不足够将乌龙茶泡开,以下我简单地做个对比,大家便可知道了,拿两泡一样的茶,一样的水,而只是换个茶器泡,便有天壤之别的强烈对比,而且价钱可差好几倍哦。
图片
美女品茗 自得其乐
(一)              将一样7克的铁观音茶,放置于二个不同的盖碗,一个为白色的七克杯,一个为青色的十一克杯,而白色的七克杯用电磁炉所烧的水泡茶,另一个青瓷的十一克杯先用电磁炉烧开后再倒进玉兔奔月陶壶,加热约一至三分钟后再泡,二泡茶叶同时冲进热水,再同时倒出后对比一口,即有明显的不同。
(二)              电磁炉冲泡的茶于第一泡便粗淡略嫌苦涩,而陶壶所泡的茶不但香、甘、入口滑溜且汤色清澈明亮,而当第三泡再对比之后,不但味道已相去甚远了,再观看两杯之中的茶叶,其翠绿度及叶片鲜活度也不一样了。
(三)              用电磁炉所泡的茶叶除了干黄不均称外,很明显的茶叶并未舒展开来,而用陶壶所冲泡的十一克青瓷碗中的茶,除了汤色优美,叶片鲜活嫩绿外,其泡水更可达十余泡以上,茶汤且只会淡化并不会苦涩。这是因为陶壶的水温经常保持在95-96度,而且在加热的同时,壶的材料会产生远红外线将水分子切割得更绵密,使其口感更佳,另紫砂壶中的微量元素更会吸取水中偏酸的物质,让水偏中性,令其口感更丰富及香甜,使人回味无穷,乐在其中。
大观论中曾云“内行论茶,香甘重滑,而一泡好的茶除了要有好水、好壶及好技巧外,更重要的要能掌握一个好氛围及有一个好心情,而技巧的掌控更为重要,以上种种因素缺一不可。
要冲出一泡好茶除了得先了解茶性外,再者要能控制温度的高低,掌控水流的大小、器型的厚薄、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拿捏、冲泡的节奏、出茶的速度,型制的容量,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座上每个品茗之人的口味厚薄,而这些并无法如秀才论茶,头头是道地讲详细,一切的大环节及茶器务求先掌控好即可,其余的小细节就只有在日常的茶事锻炼中,去悟得每个人追求的道了。
图片
用古船木做的茶桌特别有味道
走笔至此,已是凌晨四点半了,今夜的凌晨微寒,我顺手又泡上一壶三千米的台湾大禹岭高山乌龙茶,我凝神聚精,用心地去感受这好茶为我所带来的心灵盛宴。这是姐姐从台湾托人坐飞机送来的,足足有二千公里之遥,茶中除了家人的思念及故乡的味道外,这茶也令我的思绪泛起阵阵的乡愁。如同我的功夫茶一般,茶艺是孤独的,心却是漂泊的,此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几行诗句或许能表现我此刻的心情吧?
半壁江山待明山,
                 一盏仙茗酬知音.
清风明月来无价,
远山近水留有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呢.
泥间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图片
 
 
(百度:茶博士李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