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传说

>> 主页 > 飞鸿文化 > 喝茶听故事 >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时间:2010-08-22 16:06来源:未知 作者:李飞鸿 点击:

  我有一个同学,名M,八零后,是我所仰慕的众多成功人士中的一员。M从小好写作,坚持了二十多年,已成长为著名的媒体记者。
  
  在小学的时候,M就开始写诗,而且经常被各学科老师夸奖,好似一个全才。初中时,开始写长篇作文,并给杂志投搞,听说因此而获得不少稿费。我那时很想读M的作品,但十多年前的特殊环境让我未能如愿。我转到另外一个地方上学,就常从同村伙伴那里得知一些消息。
  
  高中时,几年未见面的我们居然走到了同一个班上。那时候,觉得很奇怪,因为当我看见M的时候,似乎我们昨天还见过。可是我从来没有问过,M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有的人分离两地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相见时却如初见。有的人即使每天在一起,可是一分开,便不再记起。M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具有魅力的人,很久很久都无法忘记,努力学习的M,让我更加佩服。有一次,我写了一封关于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信,M回复了一封心得体会给我,以及自己过去的成长历程,我至今还保存着。
  
  没过多长时间,我因一件小事而联想到国家大事,大发感慨,写了篇两千多字的文章,看了那封回信后我似乎一下变得文思泉涌。不过遗憾的是,我的不合时宜的感慨被老师无条件没收了,并且痛痛快快地批评了我一番。
  
  然而,我并未因此而接受老师的观点,反而更加坚守自己的观点,由此以来与老师的矛盾就日益加深。以至于后来失去理智,不再听老师的课。这是我上学时几件比较气愤的事之一,也是比较幼稚的事情。此事之后,我发觉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所关注的与所擅长的离得越来越远。
  
  有时候M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思想,好像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而我似乎理解。M的思想层次很高,我在心里把M作为老师,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的看M,也不敢暴露自己在暗中观察的行为。其实,更多时候,M会主动帮助,无论是谁,只要我们愿意,M都会竭尽全力帮助,但我们最后都没能拥有同样的写作能力。
  
  整个高中那段时间,我的思想比较叛逆,日常的行动常常是独树一帜,成为了老师所不喜欢的人之一。很多家庭社会事,也导致了我走上错误道路。我逐渐很少去执行最初的文学计划,更多时间用来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可是那并不现实,我后来的学习和文学计划毫无收获。很多时间,浪费了才发现不值得。
  
  M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看了无数有益的杂志和图书馆的书籍,而且总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当年的高中要分文理科,我傻傻的去读理科,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学习物理课回家可以自己安装电器等。我的文学梦也因此越走越远,后来甚至连最喜欢的读者杂志都少看了。在理科班的时侯,偶尔也写点东西,基本都是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神秘文字。记得当年我总是把那些文字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我想,如果有人能理解,我会做他一辈子的知心朋友。但是后来,我终究是失望了。传说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许只是千年之中才有一次。那些文字,同学不理解,老师不理解,家人也不理解,我就只好让它们永远消失。觉得怪可惜的,可是一个人的快乐又有什么意义。
  
  文学离我更加远了,而我的文学梦也快被我遗忘,也许那时侯太幼稚!后来的学习生活变得毫无目的,因为我并不喜欢理科,而文学梦也被遗失。高中快读完的时候,我才恍然醒悟,多么宝贵的时间就在自己手中悄然流逝。M已经是老师眼中的红人,也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很多美好的梦想也因努力而成为现实。
  
  大学时代,M依然坚持最初的梦想,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所爱好的文字。举个例,M上网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把QQ空间弄得很漂亮,或者玩一些时尚游戏,或者没完没了的与陌生异性聊些什么,或者关注于儿女情长,这些都是M所远离的。M上网,是真正的学习知识的需要。M不会因为所谓的劳逸结合而去浪费自己的时间。
  
  今天,M成为我们当年那群充满梦想的小朋友中最成功的孩子。M的工资一年就可以在大城市买房,而且不用当房奴。而我们大多数人,当年都在同一起点,而今天却蜗居在城市中,一年的工资不够买个阳台,尽管工作十分辛苦并且忙碌。我们没有成为啃老族,可是却无力为父母做些什么,更无力结婚生子。今天,甚至连恋爱的勇气都没有。
  
  曾经的梦想,就因为自己没有坚持,而成为永远的梦。
  
  我常常为那段虚度的光阴而遗憾,也为此而自责。以前听名人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当时不以为然,今天觉得这句话是真理,是真正的成功之道。可是岁月已逝,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只有尽力保证今天的生活不再虚度。
  
  生命有限,经不起太多的浪费。
  
  一辈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最后特想说的是,希望后来者能够坚持一个梦想永远努力下去。
  
  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不成功便永远坚持,永不言弃,任何人都是能成功的。(李飞鸿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