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分布 茶的典故 茶与健康 养生的茶叶冲泡方式 本公司的艺术珍品批发 茶叶鉴别茶艺茶道 茶行业新闻 饮用有机茶的好处 艺术品结缘特惠商品 李飞鸿散文原创作品

>> 主页 > 茶文化 > 茶艺茶道 >
茶道
时间:2010-06-29 20:51来源:未知 作者:李飞鸿 点击:

茶道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各家说法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茶道学者金刚石提出:茶道是表现茶赋予人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懂得的道理或理由。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开始种植,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神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做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围,内容和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这样的茶叶就称为“抹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了对茶叶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这一时期,“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茶院”过渡做了铺垫。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这种铺满榻榻米的室内设计为后世所借鉴,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都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茶道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相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代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总之,到了室町时代末期,茶道的诞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朝鲜茶道

  清、敬、和、乐 朝鲜与中国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劝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过度虚荣,知识浅薄却到处炫耀自己,什么也没有却假装拥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应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应成为人效中的生活准则(尹炳相:《韩国的茶文化与新价值观的创造》,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2期)。后来韩国的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四个字,也折射了朝鲜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亦可见,朝鲜的茶礼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

  廉、美、和、敬 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大约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6期《中国茶叶》杂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则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来表述: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两位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范先生的茶艺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虽未加以详细解释,但其含义仍不难理解,与前述几位专家的意见相去不远。 更早一点,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其具体解释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的器具,都必须美观,而且要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是治茶的大本。茶叶必精选,劣茶不宜用,变质不可饮;不洁的水不可用,水温要讲究,冲和注均须把握时间。治茶当事人,本身必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就有“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却因为人类受生活环境所污染,于是性天积垢与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树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的灌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誉为尘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尖,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已用,释氏所称彼岸,可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

 

  伦——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茶之功用,是敦睦耸关系的津梁:古有贡茶以事君,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来,以茶联欢。今举茶为饮,合乎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此外,台湾的周渝先生近年来也提出“正、静、清、圆”四字作为中国茶道精神的代表。

 

  以上各家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归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精神还是接近的,特别是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和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

 

  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他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叶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说,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道家影响

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 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 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

 

 
茶艺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日对比

  1、在中国,“道”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而不是这些生活的枝叶。反观日本,它从中国拿过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国,而其发展之路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反观日本茶道,强调的是以下三个观点: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这四个字,人们马上就会和茶道联系起来。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诸形式。

 

  (二)一期一会

 

  “一期一会”中 “一期”指“一期一命”“一生”“一辈子”的意思。一期一会是说一生只见一次,再不会有第二次的相会,这是日本茶人们在举行茶事时所应抱的心态。这种观点来自佛教的无常观。佛教的无常观督促茶人们尊重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当举行茶事时,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时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实地遵守着一期一会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从每一次紧张的茶事中获得生命的充实感。

 

  (三)独坐观念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汤一会集》。“独坐”指客人走后,独自坐在茶室里,“观念”是“熟思”、“静思”的意思。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日不会重演。茶人的心里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作“主体的无”。

 

  由此可见,在日本茶道中,刻意地淡化了人的存在,而一味地强求对茶的突出。这正是两国茶文化上最大的差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 结论: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发展的特点是在广度上,以求博大,所谓之:茶文化,并与儒家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讲,把中国茶文化从儒家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研究是不现实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中国文人的洒脱不羁,中国茶文化,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同时,又由于在中国文化中,“道”是一种非常神圣、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中国对于茶,只是笼统的称之为“茶文化”或“茶艺”,而不敢奢谈“茶道”。

 

  反观日本,从一开始,茶的传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层社会将茶上升为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某种需求,将茶套入一个神圣的光环中,务精务细,不能不说拘泥于表象而沦落为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经沦为茶的奴仆,似乎是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表象上看,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茶文化趋向于没落,反而不及日本这家后来者了;但从深层次上看来,这是由两国的民族心态和文化底蕴所决定的:在中国,茶只是一门艺术,是从属于人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日本,则是神圣、严肃的大“道”。

 

 
佛教茶道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相传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佛教和茶结缘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以至发展到创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化佛教的传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义。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硝烟四起,人民生命涂炭,劳苦大众,富贵荣禄者都可以从佛教教义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统治阶级则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传播很快。

 

  佛教的传播者认识到,要使佛教在中国扎根必须与中国国情相揉合。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求生存与发展,还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竭力把儒家封建礼教和佛教因果报应沟通起来,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报应教义的。并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论”。隋唐时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调合中国传统思想而创立的,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贞)调合佛身“四德”(常、乐、我、净)。以“五常”(仁、义,礼、智、信)调含“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言)力图两者相融台,调台儒家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合中国传统思想。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创立与佛教的渗透茶道的创立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光辉绚丽,但“茶道”一词,很长被人们所遗忘,竟发展到日本学者曾向国人提出“中国有没有茶道?”荒谬而富讽刺的笑话。 

 

  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学术界说法不一。有引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四字。有引《封氏见闻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请注意,时在晚唐)有“中国明初朱权自创的茶道”等等。百花齐放,可见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势喜人。陆羽,擅长种菜种茶,首创饼茶炙烤“三沸”煮饮法,对茶的功效论述甚详,对茶的品饮他侧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无疑他是我国茶道的奠基人。但遗憾的是他在《茶经》中没有明确提出“茶道”这个词,令人费解。

 

  根据笔者手中资料,“茶道”一词最早是中唐时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饮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诗中明确提出来的,诗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不但明确提出了“茶道”一词,而且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结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动,所以笔者认为皎然是中国禅宗茶道的创立者。由于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宫廷茶具在法门寺重现天日,学术界认为唐代实际存在着宫廷茶道、僧侣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风格的茶道,从而论证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这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但在三种茶道中,笔眷认为僧侣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响力都超过前二种茶道。佛教对茶道的渗透,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憎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但形成气候笔者认为始启中唐。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浓烈,僧侣敬神、坐禅、念经、会友终日离不开茶。禅茶道体现了良然、朴素、养性、修心、见性的气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礼仪秘藏在法门寺地宫金银系列茶具从设计、塑造和摆设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后室)更令人信眼地认识到“茶禅一味”的真谛。禅宗茶道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移值到日、韩等国,现在已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对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三、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 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 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 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第一节 禅茶一味

 

  

 

  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 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 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 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 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 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 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 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二、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 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 "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

 

  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三、"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 帮助。

 

  茶联四幅

 

  1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2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3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4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1 题德玄上人院 杜荀鹤(唐)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2 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 失题 陈继儒(明)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4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第二节 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 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会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诗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隐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大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大摩来否。

 

 
凡人茶道

  茶道是好东西,按照茶道的要求来饮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绝对是好处多多的。但是我们老百姓平时并没有多少可能按照茶道在规则来饮茶。我们平时饮茶时可以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列举如下,试做为我们的“凡人茶道”:

 

  ·1.水与茶的比例

 

  直接的反应就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赏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 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没人去理会这一指标的,还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大致上说,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 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两克。

 

  2.泡茶的水温

 

  对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温,应视不同类茶的级别而定。但是我们经常不注意这一点,总喜欢用很烫的水来冲泡。一般说来,红茶、绿茶、乌龙茶用沸水冲泡还是较好的,可以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龙井茶,应用80℃~85℃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3.浸泡的时间长短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钟左右,不宜久泡。红茶要比普通的茶泡得更短一点。

 

  4.杯子的用法

 

  红茶一般有玻璃杯,其他常用白瓷杯。

 

 
茶道美学

  找一个舒适、整洁的地方,室内或室外都可以。增加一些美丽的点缀,如简单地布置一些插花、雕像或者是图片。若有流动或沸腾的水声效果会更好。非常缓慢地仔细地泡一杯茶,注意对细节的观察,但要保持完全地放松。如果可以的话,使用简单而美观的陶瓷茶具和品质优良的茶叶,不要用塑料水杯(因为它在热水里会释放化学成分)。茶泡好了,你就准备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丽的颜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围环境。在你自己创造的轻盈和秀丽中呼吸。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当你使周围的世界平安美丽时,你的心和头脑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人文茶道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同名书籍

  中文名: 茶道

 

       作者: 田晓娜

 

  图书分类: 生活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书号: 9787104012009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茶道》是专家学者们在自己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历时数年完成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它突出体现了人类茶文化的魅力,系统介绍了茶业历史、当代名茶以及名泉佳水、茶艺茶具、保健功效、茗事典故、趣事轶闻、种茶技术、制茶技术、品质检验等内容,涉及茶业茶学的各个方面,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前言

 

  一、茶道史话

 

  二、高雅文化

 

  三、历代名茶

 

  四、茶艺茶道

 

  五、名山灵泉

 

  六、茶具流韵

 

  七、保健功能

 

  八、茗事典故

 

  九、茶树种植技术

 

  十、制茶技术

 

 
同名电影

  电影《茶道》由陈凯歌监制、金平导演的电影《茶道》,于6月6日在云南南涧正式开机。本片是云南题材电影三部曲《玉道》、《兰道》、《茶道》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南涧县委、政府打造的三部茶文化作品——《无量山茶歌》“中国首张茶歌 MTV专辑”、《云南画报》“无量山高、南涧茶好”特刊、电影《茶道》的第三部茶文化作品。影片将充分展示南涧、大理,乃至整个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山水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影片的播出将使得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关注大理,将有力地推动大理乃至云南全省茶文化、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茶纲

  道普同源:普洱生茶数字化评价体系2010茶纲修正版

 

  2007年开始,就过往几年对普洱生茶演化问题开始系统思考,在大量品茗实践中,特别是注意到普洱生茶仓储后,茶性转变以及给人效果的不同侧面,归纳不同仓储年份、仓储状态、原料选取、制程等诸多因素,陆续就普洱生茶的评价问题,开始系列探讨,其中,数字化评价方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

 

  数字化评价方法,基于模拟品茗茶品的方式,适当考虑完成冲泡的时间、热水加热时间、一般品茗时的摄入量、重视冲泡规范带来的影响等等。

 

  数字化评价方法,基于测试规范,对于模拟品茗方式下,还原茶给人的感受,是基本的方法。

 

  数字化评价方法侧重普洱生茶的生津回甘这个过程,这是最早评价普洱生茶时,就一直关注的命题,这个命题就是在大量品茗普洱生茶时,归纳出无论是品茗普洱新生茶还是普洱陈茶都占有特殊地位的生津回甘过程这种茶给予人的效果,直接与茶的品茗价值正相关。

 

  当茶纲发表后,我们现在清晰知道了这个命题包含的意义:生津回甘与茶气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共同反应了普洱生茶的品茗价值。而且是等效的。只是由于要避免热水带来的热量对茶气的量度,茶纲中将茶气的量度方式规定为室温下冷喝,也可以清晰感受到这种等效过程。(李飞鸿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