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茶诗

>> 主页 > 茶文化 > 茶的典故 >
聆听文化人的茶故事
时间:2010-07-22 16:08来源:未知 作者:李飞鸿 点击:

  四月的天气,风和日丽,说说古城文化人的品茶故事,似乎是送给这个春日、送给古城人民最好的礼物了。如茶叶般生机勃勃,如茶汤般芬芳,如品茶人一般有思想,有文化,让时光都难以遗忘。

  ■杨晓阳:古董茶壶和普洱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先生的办公室

 
有很多种茶叶,由于主人公务繁忙,来客一般会自己动手沏茶。杨院长本人喝普洱比较多。他有个小茶壶,很普通,青花瓷,带个藤条的梁。他还有个古董茶壶,圆圆的身子,壶嘴应是破损了,包边镶的银嘴,他很珍爱那个壶,放在书架上没用过。他对茶叶很感兴趣,国画系主任姜怡翔和院办副主任乔宜男都告诉记者,他们去日本展览时还保持在美院的工作作风,半夜探讨工作,那时他们一边聊美院的未来,一边品着日本的茶。

  ■张红春:最爱友人寄来的龙井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红春女士是一位爱茶之人。她画室里的茶具很精致,并且看她泡茶真的是一种享受。她给记者泡过一种龙井茶,芳香袭人。而那龙井是有故事的,张红春讲,有位杭州的朋友,每年给她寄清明前的龙井来,持续了很多年。时间久了,就有了依赖,每到清明前就会惦记,期盼中茶叶就到了。

  ■邢庆仁:画室里的午子仙毫

  陕西国画院副院长、画家邢庆仁对陕南有一种别样的记忆。他每年都去一次陕南。从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得金奖后,他一直在找突破,而他发现了陕南。他笔下的陕南有种浓浓的乡情,陕南人民也每年用最新鲜的午子仙毫“奖赏”他。陕南的午子仙毫总是出现在他的画室,那绿绿的叶子,淡淡的味道,让玻璃杯有了朴实的颜色,让人心里顿生温暖。

  ■陈建贡:旅行水壶来泡茶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弘文馆馆长陈建贡也是讲求品质的人。他爱茅台,也爱铁观音。他家的茶几很好,原木的,但冲泡茶叶的容器很另类,是一个旅行水壶。旅行水壶冲泡出来的茶居然也相当不错,倒在小小的玻璃盅里,透明的茶汤溢出了幽香。喝陈老师家的茶,最好先品尝陈建贡妻子赵梅林老师亲手烹制的扣肉,那是用十几种药材精心制作出来的人间美味。扣肉之后,再品品铁观音,那是怎样的惬意啊!

  ■杨季: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画家杨季喜欢铁观音,也收藏茶壶。他对茶叶很挑剔,他的铁观音都是极品级别的。他笔下的很多隐士都是手拿茶壶,一副憨态。杨季喜欢一本书,名字叫做《水知道答案》,里面说饮茶的水的分子状态,“爱与感谢”几个字就是水分子结晶的答案。这本书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它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钟镝:与真朋友品好茶

  青年篆刻家钟镝在陕西书画界年纪不大,名气不小,狂傲不羁。他的茶同样是好茶,能到他家喝茶的人,一定是他的真朋友。当他拿出那些陈年的普洱、顶级的铁观音、当年的龙井,用他特有的如削葱根般的妙手冲泡出来,那滋味,当然了得。所以,在记者看来,不少人和他成为了朋友,都是冲着他的上等好茶去的,当然,最好再能“拐”走几方印。本报记者 富筱琦

  茶痴茶趣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与茶结缘,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轶闻。

  陆羽《茶经》传千古——唐代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经》,流传千古,后世尊为“茶圣”。

  乾隆嗜茶成癖——乾隆皇帝嗜茶成癖,朝野皆知。他85岁高寿时向御前一位老中医透露了退隐之意,老中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风趣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

  孙中山以茶代酒——孙中山先生一向倡导“以茶代酒”。十分关心振兴祖国茶叶事业,为此,他颇有兴趣地写道:“譬如就饮料一项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国皆争用之……”

  鲁迅饮茶着迷——鲁迅爱品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他品茗还有独特的功夫,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老舍视喝茶为艺术——当代著名文学家老舍是位饮茶迷,还研究茶文化,深得饮茶真趣。他以清茶为伴,文思如泉,创作《茶馆》,通过对旧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际遇,反映从戊戌变法到抗战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成为饮茶文学的名作,轰动一时。(李飞鸿摘录)